逛完岡崎神社順道逛一下光明寺
幕末時期會津藩主松平容保授命擔任京都守護職,帶了2000人從200里遠的會津(現在的福島)浩浩蕩蕩出發,本陣就是在此地
之後會津將一些浪人,組成壬生浪人組後來成為廣為人知的新選組,專門負責京都的治安
長州藩當初叛變砲轟京都御所,史稱御蛤門之變,也是由會津藩守了下來
松平容保是德川一脈的親屬,對幕府極為忠誠,是佐幕派一方,同時也對孝明天皇極為忠誠,孝明天皇也非常信任容保
擔任京都守護職時樹敵眾多,時常被衝乾,後來大政奉還後,德川失勢被貶職成為了朝敵,德川慶喜相約容保從二条城逃到大阪城
倒幕派的薩長聯盟欲把德川一脈除盡,終於在鳥羽伏見開戰,之後戊辰戰爭中的會津戰爭是幕末時期最慘烈的一戰
其中會津的年輕人組成的白虎隊不是小虎隊應不敵明治政府軍,最終在飯盛山集體切腹
還有娘子軍的壯烈犧牲,以及山本八重的奮力抵抗,詳細可以看大河劇八重之櫻,可以補龍馬死後的明治維新後續情況
戰國三公主~江 葬於此地
這就是江的長眠之地,江也是幕府二代將軍德川秀忠的正室
因為是臨時來逛這裡,看到江的供奉塔還蠻驚訝的阿
爬上階梯後看的到京都風景,雖然兩邊都是墓仔埔
更裡面的一段路都是軍官的墓,走一段還有會津藩烈士的墓,會津藩從忠誠京都守護職變成逆賊朝敵實在不勝唏噓,以下這段話可以反平會津是逆賊的證據
容保過世的前天從明治天皇那裡蒙賜了牛奶。容保在生時頸上一直掛著一個小竹筒,後來證實是在八月十八日政變所得,當時按孝明天皇御意會津藩聯同中川宮朝彥親王及薩摩藩等公武合體派,排除三條實美等尊攘派公卿,為答謝幫忙孝明天皇親手御書宸翰(書信)及御製(和歌)賜予容保。容保直到死,這個小竹筒,以及當中的御書始終都沒有離身。在孝明天皇的宸翰內容中表自己對過激派公卿的事感到苦惱,感謝容保替他掃攘憂患並認同容保的忠誠。
就明治政府的立場來說明,這篇宸翰的存在對明治政府非常不利,因其內容足以證明當時的過激派就是違背天皇旨意的逆賊,而在戊辰之戰後變成逆賊的會津藩才應該是正統官軍,這篇宸翰對由過激派組成的明治政府來說,成為了必須抹滅的證物。
山縣有朋(長州藩出身的下級武士,日後成為日本第三任首相)聽說了這封宸翰的存在而感到震驚,為了不讓信函公開,他秘密地以5萬日圓(也有3萬日圓之說)(用現在的幣值換算的話,約等於5(或3)億日圓的價值)誘使松平家的人轉讓這封宸翰,然而會津松平家始終並沒有因為錢而把宸翰轉讓。(取自維基)
在楓葉季節時,這裏風景也很美
蠻想到福島的會津若松城(鶴城)看看,1850年鶴城在會津戰爭中抵擋住了猛烈砲轟,也得名堅不可摧的名城,
但在戰後明治維新軍因為氣噴噴,把城給拆了只剩下城牆,現在的天守閣是1965年重建的
地址:京都府京都市左京区黒谷町121